?
??? 因為上下班買菜每日經(jīng)過阜陽路橋邊的紅府超市,時間久了,便和老譚熟悉了起來。
??? 老譚是超市里賣魚的一名老員工,也是紅府偌大一個超市里極少的男性營業(yè)員之一。老譚今年56歲,按理說,這個退休年紀(jì)也快到了,是輪到在家里享受兒孝孫順的時候,但是,老譚,可不這樣想,偏偏自個兒找“苦頭”吃。
??? 記得第一次進紅府超市,本要直奔蔬菜區(qū)的我,被一旁賣魚區(qū)的吆喝聲吸引?!蚌~七塊啦,鳊魚七塊啦,最后兩條,便宜甩賣……”超市里人多,聲音嘈雜,但是老譚的男高音因為聲大而顯得他的吆喝格外“有魅力”。“丫頭,可喜歡吃鳊魚呀,這最后兩條,便宜,挑一條吧?”看到我朝他看,便笑著主動和我打招呼?!把绢^”,嘿嘿,聽著還真親切,就如同平時父親的聲音響在耳邊,丫頭,可吃魚呀?恩,出于好奇,出于親切吧,我也笑著問,“恩,這魚怎么賣得呀?其它魚呢?”我邊問,邊開始掃視玻璃魚缸里游來游去的各種魚兒,余光也開始打量眼前這位“男高音”老頭。個頭不高,體型矮小,一雙炯炯有神的小眼睛佩戴著黑邊框老花鏡,加上那身長長的灰色皮圍裙,怎么看,都不像是剛才“男高音”的發(fā)出者。待我挑好魚,他便嫻熟地用網(wǎng)兜從玻璃缸里撈出,剖開清理?!把绢^呀,你自己做飯?”“恩,自己做飯劃算,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斑?,那可不簡單,現(xiàn)在很多小年輕人都不愿意做飯……”他一邊認(rèn)真地給我清理魚臟,一邊主動和我閑聊。于是,和老譚的相識,便始于第一次簡單的交易。那一天,除了知道超市里有個老頭在賣魚,除了從賣魚老頭那里買了條魚,也沒有其他的特殊事情,比如想到會今天動筆來寫寫他的故事。只是,記得那天,他給魚稱好后,清理魚臟特別干凈,比在平時菜市場要好得多。清理完畢,給找了兩個塑料袋,包了又包,遞給我說“拿好,別蹭到衣服上了”。那囑咐的話兒,特別讓人貼心。
??? 第二次和老譚打交道,就是兩天后中午下班期,從他那里買了兩條小魚,也因而知道他的姓?!笆迨?,您貴姓?”“我啊?姓譚,賣魚的譚老頭,呵呵?!边@時旁邊的另一營業(yè)員阿姨湊過來,“對對對,知道‘譚魚頭’很有名吧?他姓譚,就是譚老頭,一字之差,哈哈。”一句話說得老譚也不好意思起來。是的,就是一字之差,“譚魚頭”是以魚出名的魚食府,譚老頭是賣魚的小老頭,是巧合還是冥冥中就注定眼前這個瘦小的老頭和魚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呢?也罷,是我多想了,不就是一個巧合的姓嘛?
??? 在后來的日子里,基本每隔一兩天,我都會光顧一次紅府,原因便是每日買菜,而眾所周知紅府的菜價是最便宜最實惠的。當(dāng)然,我也會順便和熱情的老譚搭句話,即便沒有買他的魚,也發(fā)現(xiàn)這個老譚一樣很熱情,且不僅對我,對其他很多顧客打起招呼來,也就跟遇見老朋友似的。老譚的熱情與可敬,讓我愈發(fā)對這個平凡而又似乎很傳奇的老頭感興趣了。
??? 通過閑聊,時間久了,了解到這個其貌不揚的譚老頭身上,果真有著幾分傳奇色彩。
??? 老譚,原本不姓譚,姓蔣,祖籍也不在合肥,而是在江南水鄉(xiāng)的安慶。自幼家境貧寒,父母有病。17歲那年,入兵工團,因表現(xiàn)出色,第二年便隨團來到省城合肥。兩年后,也就是老譚20歲那年,認(rèn)識了兵工團里的“團花”,在那個年代,按理說,其貌不揚、家境又不好的窮小子哪里有資本想到捧得人人追求的美人歸呢?然而,幸運之神仿佛有意眷顧著這個窮小子,團花看不上別人,就喜歡上了這個踏踏實實、規(guī)規(guī)矩矩的小伙子,并且答應(yīng)說嫁給他。于是,一個來自南方偏僻的窮小伙子和省城里富貴且貌美的團花談起了戀愛。這事,在當(dāng)時,在整個團里,都是一件新鮮事,所有的帥小伙無不對這個要貌沒貌、要錢沒錢的窮小子羨慕嫉妒恨哪!
??? 然而,傳奇就是傳奇,仿佛上天是故意安排了這樁“好事”。又過了兩年,年輕的老譚服役結(jié)束,被安排在一個軍工廠里工作,正待完成婚姻大事時候,“下放”的大潮席卷了半個中國。60年代的下放,對于現(xiàn)今5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都不陌生,老譚就是下放大潮中的一個“幸運兒”。當(dāng)時,各個單位是大會開,小會講,一遍遍地說服動員,說是目前國家困難,要下放一部分人口,等到將來形勢好轉(zhuǎn),再請你們回來,你們是國家功臣,將來一定不會忘記你們的。少數(shù)干部是帶薪下放,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發(fā)給幾百元,作為安家費,還有的單位,再補幾月工資。年輕的老譚就是這部分人中的一位,被很不情愿的帶上了大紅花,敲鑼打鼓,喜報送上門,被“請”回了原籍。而這個即將成親的貌美媳婦,在省城是苦等了一年,終熬不過父母的勸說等多種脅迫,嫁給了省里某干部的兒子。
??? 話說回到原籍的年輕老譚,在那兩年可是吃盡了苦頭,到手的媳婦嫁人不說,父母因身體原因先后去世,連自己也是處處碰壁,說好干兩年就回來,但是,即便表現(xiàn)得很出色,左等右盼,回省里廠家工作的名額就是輪不到自己。時間一久,年輕老譚先前那股干事認(rèn)真勁兒也就消失而去,抽煙、喝酒、打撲克,這些老譚一向不沾染的壞習(xí)慣,開始成為年輕郁郁不得志老譚發(fā)泄與麻木自己的工具。五年過去了,年輕老譚27歲了,不再對幸運的事兒懷揣希望,反而接受了一切。畢竟本性善良淳樸,老譚平時除了干活,偶爾也會找來一些文化書看,因為這個原因,也幸運地遇到了后來被老譚稱為恩人的譚書記。說到這里,該解釋,為什么老譚本不姓譚,后來改姓了呢?大隊譚書記,見這個年輕的小伙子一來就干了五年,成績也不賴,便私底下找他聊天。漸漸地,年輕小伙不論在情感上還是在工作上,開始有個歸屬感,有了被親人照顧的感覺。半年后,年輕小伙改前姓蔣為姓譚,一是因為可以以蔣隊長的侄子名聲回到省城工作,一是為了感恩于那個對自己人生有重大轉(zhuǎn)折的老人吧。
??? 就這樣,經(jīng)歷風(fēng)風(fēng)雨雨的老譚,回到了省城。27歲的老譚,奔三了,也成熟了許多,先前農(nóng)村漢子那股身上的闖勁與莽撞漸漸退去,更為重要的是,他開始相信人這一生,很多時候都是命運的安排。接下來,老譚進廠工作,娶妻、得子,本來一切都開始恢復(fù)正常,即便不是很富裕。不想,工作十幾年后,國家的一個“下崗”,又把老譚給整回了失業(yè)。這正印證了先前所相信的“命運”?。∠聧徍蟮睦献T,不再幻想著這一輩子還有什么作為,只求能找個工作,養(yǎng)家糊口,雖然妻子工作,一雙兒女還需要自己掙錢供讀書呢。于是,一想到令自己驕傲的成績優(yōu)異的兒女,老譚便堅強起來,從親戚朋友那里借了幾千塊錢,做起來賣魚的生意,因為自幼出生水鄉(xiāng),對魚感興趣,也熟悉魚的習(xí)性,因此,每日,騎個帶兩大框的破自行車,從巢湖之濱進魚,送到省城賣魚,這個買賣,一做就是十幾年。直到老譚老了,騎不動車了,妻子下崗,兒女們考大學(xué)、畢業(yè)、工作、順利成家立業(yè)了。
??? 丟下賣魚的行當(dāng),老譚可以在家?guī)O子,頤養(yǎng)天年,可以把年輕時候吃的苦,都彌補回來??墒牵瑒傂菹讉€月的老譚,閑不住了,他說,我是這命吧,就想干點事情。于是,對熟悉魚生意的老譚,聽說商之都紅府生鮮區(qū)正缺人手,就踴躍報名。剛開始,沒有人會相信,這么一個瘦小的老頭,還能在偌大一個超市當(dāng)營業(yè)員。然而,事實征服了大家的偏見,譚老頭,這個經(jīng)歷過當(dāng)兵、下放、下崗各種坎坷而不氣餒的小老頭,最終他以熱情態(tài)度和嫻熟技術(shù)贏得了所有顧客的好評。
??? 每日,我依舊在上下班的路上,進出于紅府超市,有時候,似乎是為專門來看望一個年長的老朋友,雖然到現(xiàn)在我還不知道他具體叫什么,只知道大家或稱“譚老頭”,或叫“老譚”,在我眼中,也許在大部分顧客眼里,他那忙碌的身影,早已成為紅府超市里最亮麗的一道風(fēng)景線了吧!? (品牌中心? 張秀珍)
?